你認為什麼是「錢」?這看起來像是個蠢問題,但是若告訴你貝殼是錢,也許你會認為在開玩笑嗎?不過,對古代人而言,貝殼就等同於錢的價值,古早時候,人類沿水而居,常透過水中的各種生物作為交換的方式,因此歷史上記載著有「貝錢」,甚至鹽、木板條、松鼠毛皮等,都曾經是古代被當成貨幣具有付款的功能。
華盛頓與李大學法學院(Washington and Lee School of Law)教授約書亞.費爾菲爾德(Joshua Fairfield)指出,當我們提到「錢」時,我們到底指得是什麼? 是一張張的紙鈔?硬幣?還是流通在虛擬世界的比特幣?身為遊戲學術研究的創始者,也是虛擬世界社群的專家愛德華.卡斯特羅諾瓦(Edward Castronova)在《虛擬貨幣經濟學》一書中,就詳細的探討了人們對於貨幣的認知、定義,以及未來的可能性與發展。
作者指出,在數位時代來臨前,貨幣最常出現的形式不是紙張,就是硬幣。但嚴格來說,貨幣並不存在,貨幣其實是一種支付系統,目的是為了讓人快速而便利地進行交易,可以適用在各種不同事物上。所以,在貨幣發明之前,人類是以物易物,用大麥買駱駝、用鹽巴換食物。
不過,我們對什麼是「真實」貨幣、「虛假」貨幣,往往有一些錯誤的認知。試想若有一張紙上面寫著可以向商家領取一包白米,這張紙就具有「價值」,但這張紙是不是錢呢?
信心為貨幣的基礎 所有貨幣其實都是虛擬
作者在本書中不斷提出許多過去我們所認定貨幣的定義,又一再的反覆辨證,讓我們更釐清何謂「價值」,並從中提出許多貨幣在歷史脈絡中的發展與改變,讓讀者更加了解。
尤其當銀行出現後,銀行體系透過放款模式的行為,早就讓貨幣的取得變得不真實,也就是說,當貨幣開始脫離銀行存款,獨自發展時,貨幣的基礎就完全來自於信心,而這樣的模式跟虛擬貨幣的特質是一樣的。
把時空轉換到現今來看,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都是國家的法定貨幣,而它之所以擁有價值,是因為政府說了算。所以,支撐貨幣的力量來自於民眾對政府的信心,以及政府本身的信用。
因此作者才會說,說穿了所謂「真實」的貨幣,不過是國家承諾支持的數位資料庫裡的條目。依這樣的定義來看,作者認為我們所認定的法定貨幣和虛擬貨幣其實是一樣虛擬。
如果貨幣只是一種支付系統,哪一種能越快速滿足人類便利交易的貨幣形式,往往都能取代功能較差的支付系統,例如硬幣取代以物易物、紙幣取代硬幣、電子交易又將取代紙幣。
隨著人們的支付方式日新月異,無論是前一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比特幣(Bitcoin)、亦或是亞馬遜在2013年發表的亞馬遜幣(Amazon Coins),或者星巴克星星( Starbucks Stars),這些虛擬貨幣早就一步步在侵入實體經濟,很多時候,我們沒有花費到實際的金錢就可以獲取某些商品。
舉例來說,我們常用的紅利點數,買一杯咖啡就可以在一張卡上面蓋一個章,蓋滿之後可以憑卡免費兌換一杯咖啡,這就是一種虛擬貨幣交易到實體物品的最佳例子。
當我們花費在虛擬世界的時間越來越長,虛擬貨幣也越來越重要,作者在書中從電玩遊戲、社群、再到是否可以自己發行貨幣、是否會發生金融恐慌、以及虛擬貨幣是否會取代實體貨幣等問題,都在八大章節裡有非常詳盡的介紹。
未來在我們的存款裡,可能不會只有一種貨幣形式,可能有新台幣、美元、便利超商點數、咖啡卡點數、信用卡紅利點數、航空公司里程數、比特幣、line幣、遊戲點數或線上金幣等,這麼多種不同形式的貨幣,透過「數位價值移轉系統」能順暢地移轉使用者與貨幣的購買力,成為買東西、付學費、買房子的支付形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